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 () () () () () () () () () () ()
【唐代】 李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访() ()
() () () () () ()
()

李白 [唐代]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 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 译文

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

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

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

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

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

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

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 注释

黄山:古称黟山,唐改黄山。在安徽省南部,跨歙、黔、太平、休宁四县。

菡萏:即荷花。

天目:山名,在浙江临安县西北,上有两湖若左右目,故名天目。

炼玉:指炼仙丹。

羽化:指成仙而去。黄山有炼丹峰,高八百七十初,相传浮丘公炼丹于峰顶,经八甲子,丹始成。

温伯雪:名伯,字雪子。李白此处借其名以喻温处士。独往:谓离群而隐居。

丹砂井:黄山东峰下有朱砂汤泉,热可点茗,春时即色微红。

凤吹:用仙人王子乔吹笙作凤鸣事。

云车:仙人所乘。

陵阳:即陵阳山,在安徽泾县西南。相传为陵阳子明成仙处。

桥:指仙人桥,又名天桥、仙石桥,在炼丹台,为黄山最险之处。两峰绝处,各出峭石,彼此相抵,有若笋接,接而不合,似续若断,登者莫不叹为奇绝。

上一篇: 送友人游梅湖 下一篇: 立冬